洛氏硬度檢測法最初是由美國人洛克威爾(S.P.Rockwell和H.M.Rockwell)在1914年提出。在1919年和1921年對硬度計的設計進行了改進,奠定了現(xiàn)代洛氏硬度計的雛形深入實施。
洛氏硬度測試的基本方法為:首先施加一個初試驗力趨勢,然后再施加一個主試驗力來達到所需的總的力值,回到初試驗力發揮效力。初試驗力標定了零點或參考點進行探討。施加主試驗力保持一定預設時間是為了使彈性復原。然后移除主試驗力責任製,而仍然保留初試驗力來得出相對零點或參考點所發(fā)生的變化十分落實,以至于得出洛氏硬度值。
常用的洛氏硬度檢測的標尺:
HRA 測量時用金剛石壓頭、60公斤力 製造業、硬度值讀表盤的外圈--適用于測定堅硬或薄硬材料硬度,如硬質合金優化服務策略、滲碳后淬硬鋼、經硬化處理后的薄鋼帶發展基礎、薄鋼板等兩個角度入手。
HRB測量時用鋼球壓頭 、100公斤力同期、硬度值讀表盤的內圈--適宜用于測定中等硬度的材料,如經退火后的中碳和低碳鋼生產效率、可鍛鑄鐵、各種黃銅和大多數(shù)青銅以及經固溶處理時效后的各種硬鋁合金等效果。
HRC測量時用金剛石壓頭使用、150公斤力、硬度值讀表盤的外圈--***適用于測經淬火及低溫回火后的碳素鋼密度增加、合金鋼以及工有效性、模具鋼,也適用于測定冷硬鑄鐵、珠光體可鍛鑄鐵機遇與挑戰、鈦合金等廣泛關註。一般HRB>100的材料可用C標尺測定。